在華為手機創新科技媒體溝通會壇活動中,華為終端BG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對XMAGE影像技術和北斗衛星消息功能的創新科技進行了深度解讀,并分享了“全球第一條北斗衛星消息”誕生背后的故事,以及華為在色彩科學領域的最新探索。華為Mate50系列在XMAGE影像技術支持下,從光機電算全面突破,不單在影像算法上再次前行,同時在手機影像的光學層面大膽創新。
華為在手機影像的技術實力有目共睹,甚至很多用戶都認為華為是手機影像技術的頂點,這種想法不無道理,畢竟連專業機構DXOMark都給了華為Mate50 Pro極高的評價。
從智能手機市場興起后一路跟著走過來,完整見證了華為從追趕者逐步成為領跑者的整個過程,我們能深切感受到華為在影像技術和影像體驗上的變化,而在這些技術的基礎支持下,也讓華為形成了自己在手機影像上的獨特文化。
從跟隨者到領跑者
回顧以往,早期消費者對華為手機的關注點更多地在配置和價格上,擁有自主研發處理器的華為,總是充滿了話題性。至于拍照,華為方面也相當重視,比如在華為P6中提供的“智像”處理引擎,就能自動識別部分場景,這無疑就是如今AI場景識別的雛形。
華為的影像能力真正被大眾所重視起來,依靠的無疑是華為P9系列手機了,與徠卡的合作讓華為向傳統影像品牌學習,也拉開了手機品牌與老牌廠商跨界合作的序幕。而華為P9系列的雙攝模組,與當時業界的玩法也大不相同,不是為了湊數而生,而是通過黑白鏡頭記錄細節+彩色鏡頭記錄色彩的方式,提升照片清晰度。
iPhone X拍攝
華為P20 Pro拍攝
真正讓華為在拍照上登頂的,我們認為是華為Mate10系列與華為P20系列,這兩部手機陸續引入AI場景識別、大底主攝、超感光能力、夜景長曝光等技術,一下就讓華為手機的拍照效果與其它手機拉開了差距。翻到當時拍的照片后,或許大家就能看出,華為的影像實力有多強。
而后,華為方面陸續完善了手機鏡頭規格,超廣角鏡頭與潛望長焦鏡頭豐富了手機的焦段。RYYB傳感器的使用,更是讓華為手機有了“夜視儀”的美譽。多反射潛望長焦結構,進一步提升手機長焦拍照的清晰度表現。在計算攝影方面,華為的獨特算法也在多個領域提升著影像體驗。
在近兩年的華為手機中,徠卡已經不再是影像功能上的主要賣點了,XD Optics計算光學、XD Fusion圖像引擎等華為自研技術開始挑大梁,直到華為Mate50系列中結束了與徠卡方面的合作,華為影像XMAGE正式登場?;蛟S正是華為意識到了,傳統廠商已經無法再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拍照體驗了,手機移動影像進入到了新時代,誰都要摸著石頭過河,求人不如求己,華為索性就繼續走自研這條路了。
光機電算多管齊下
按照慣性思維,我們認為華為XMAGE首先會在算法上發力,在拍照的軟件優化上做文章,畢竟P50系列就是這么做的。誰曾想華為Mate50系列在光學層面先給我們放了兩個大招。
超光變主攝可以說是能變革手機影像體驗的技術,它通過精密的機械結構,使用6個葉片進行光圈調整,支持F/1.4-F/4.0總共10檔連續的物理光圈。能變化的物理光圈,一下就讓手機的拍照能力豐富了起來。別的不說,單就景深一方面,體驗差別可就大了去了。以往手機由于光圈固定,背景虛化全靠算法,想要個大景深全靠肢體移動;有了物理光圈調整的超光變主攝,原地減少幾檔光圈直接搞定。
為了實現超光變主攝,華為方面的研發投入很大。手機鏡頭有限的空間里,放下6個葉片,還要確保葉片的精準控制,難度可想而知。據華為方面透露,超光變主攝經過了超過20版葉片設計與技術驗證,最終通過23個精密部件實現了可變光圈功能。同時自研了一套高精度驅動控制算法,使葉片精準落位,準確提供十檔光圈。葉片采用高強鋁材料,強度提升20倍,再經過一體化金屬鍍膜處理,經久耐用。超光變主攝在額外的光圈模組下,沒有絲毫笨重感,視覺上與另外幾顆鏡頭沒有區別,充分確保了華為Mate50系列的精美外觀。
在華為Mate50 RS 保時捷設計中配備的超微距長焦鏡頭,則是把望遠鏡和顯微鏡融合在了一起。望遠鏡無需多說,潛望式鏡頭的招牌功能了。而要在這顆鏡頭中實現“顯微鏡”的功能,可就要有些技術含量了。
手機進行微距模式拍照中,大多采用超廣角鏡頭進行裁剪,因為超廣角鏡頭焦距小,在近距離拍照時能夠成功對焦。長焦鏡頭的焦距遠,適合進行遠距離拍攝,用來拍近景微距的話,是根本對不上焦的。
華為超微距長焦鏡頭,則將內部的鏡片模組分成了兩組,一組鏡片固定,另一組鏡片則能隨意前后移動,來改變焦距順利合焦。為此華為進行了超長行程滑軸式馬達設計,動態鏡頭組機械行程3.2cm,通過3um超高精度馬達控制,最高實現35倍超級微距拍攝。
這賦予了華為Mate50 RS 保時捷設計具有了遠距離的微距拍照能力,昆蟲、打鳥這些老法師最愛的拍照場景,就可以在安全距離以外來拍,而且不怕近距離拍照時對光源的阻擋。
XMAGE影像風格有著自成一派的色彩效果,提供鮮艷、原色、明快三種風格。對拍照色彩有著最自然的刻畫,注重所見即所得的拍照效果。整個畫面細節清晰、層次分明。而能夠有這種色彩效果,背后也有著理論指導,通過與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的合作,從科學的角度對三種風格進行了詮釋。這種做法不僅讓我們想起華為在系統打造時的做法,在系統按鍵的位置設置,背后都有人因研究,通過人體電信號的反饋,來判斷按鍵位置的舒適度,以理論數據來指導最終體驗。有著這一傳統的華為,打造出獨特的XMAGE影像風格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推動移動影像發展
回顧華為影像體驗的發展,從向傳統廠商去學習,到完全自研,華為從追趕者逐漸成為了領跑者。
XMAGE影像的首次亮相,表露出華為在光學與計算兩個層面,實力都達到了手機影像的頂端,Mate50系列所使用的諸多影像技術,都是能奠定未來手機影像體驗升級的基礎技術。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,消費者的影像體驗必然能節節高升。
標簽:
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