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頭條創作挑戰賽#
臺積電穩坐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廠的身份,之所以能走到這一步,是因為許多客戶都將芯片訂單交給臺積電代工。放眼全球,臺積電的客戶質量和數量都是最高的。
不過有外媒表示臺積電的客戶“根基”要被挖走了,英特爾已經盯上了臺積電的客戶。對此,英特爾做了哪些行動嗎?臺積電能留住客戶訂單嗎?
臺積電代工優勢
臺積電成立至今發展了35年,已經連續幾十年保持芯片代工領域第一大巨頭的地位。三星是唯一能跟上臺積電競爭節奏的對手,但三星仍未超越臺積電。而且三星因為芯片良率問題,導致高通,英偉達等客戶把訂單轉給了臺積電生產。
這再次證明了臺積電對客戶訂單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,客戶們都愿意把訂單交給臺積電。之所以如此,主要有三個原因。
首先臺積電有世界領先的制程技術,7nm,5nm等等工藝都是最好的,遠超三星同類工藝的良品率。
其次臺積電產能充足,持有幾百臺光刻機設備,其中EUV光刻機就有80多臺。
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點,臺積電不參與消費市場,只做芯片代工服務。大客戶找臺積電代工的都是做消費市場的,高通,英偉達等等廠商把芯片賣給客戶,如果臺積電也進入消費市場等同于和客戶們競爭。
以臺積電的掌握客戶們的芯片設計圖來看,很容易知道客戶芯片產品的優劣勢所在,只要對癥下藥就能給臺積電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。臺積電沒有這么做,這讓客戶放心把訂單交給臺積電。
綜合以上三個原因,臺積電的客戶數量和質量遠超同行競爭對手,不過臺積電沒有料到的是,客戶似乎有了出走的想法。
英特爾挖走臺積電客戶
自從缺芯以來,臺積電就宣布了多輪漲價規則,也不管客戶是否接受。在推行漲價規則的過程中雖然遇上了客戶討價還價,甚至拒絕漲價,但最終還是臺積電掌握了議價權,臺積電可能還會在2023年繼續漲價。
站在客戶的角度,肯定不希望失去議價權,客戶要么妥協,要么多找一家代工廠合作。而英特爾正好啟動了芯片代工業務,順勢挖走臺積電客戶。
英特爾公布了與客戶的合作情況,表示全球前十大的半導體公司當中已經有7家與之合作了。行業內判斷,這7家客戶分別是聯發科、高通、博通、英偉達、瑞昱、Marvell、Cirrus Logic。
雖然這七家客戶不太可能把所有訂單都交給英特爾,但哪怕只是部分訂單,也說明了英特爾的芯片代工業務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。
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,只要英特爾提升芯片代工服務質量,在與臺積電的對標工藝中做到媲美的水準,就很有可能繼續拿到更多的客戶訂單。
有外媒表示,臺積電的客戶“根基”要被挖走了,英特爾在這件事上做了很多行動。
對英特爾有關注的話會知道,這家美國芯片制造商收購了芯片代工巨頭高塔半導體,收購高塔半導體之后英特爾獲得了特色芯片的代工能力,以及能夠為客戶帶來差異化的晶圓制造服務。
不僅如此,英特爾還在俄亥俄州投資200億美元建廠。并且在獲取更先進的EUV光刻機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,據悉,英特爾是ASML下一代NA EUV光刻機的首發客戶,搶先臺積電一步拿到設備。
英特爾萬事俱備,就差客戶訂單了。所以英特爾CEO基辛格喊話,表示:“很高興將競爭對手的logo放在自家的晶圓廠中?!?/p>
基辛格此番表態其實就是在向英偉達,AMD等競爭對手發出合作邀請,希望能獲得他們的訂單。英特爾做這一切努力是希望實現一個目標,那就是在2030年之前成為全球第二大芯片代工企業。
看起來英特爾是把全球第二的三星當成了目標,可同樣的,英特爾為了實現這個目標,也會從臺積電手中挖走客戶訂單。市場的資源有限,誰能更勝一籌,誰就能站在前面。
面對英特爾的強勢競爭,臺積電能留住客戶訂單嗎?其實也不是不行。比如可以從芯片價格入手,給客戶提供優惠代工報價,和英特爾打價格戰。
臺積電大部分制程技術都很成熟,投入的研發也在逐漸盈利,若能用低價吸引客戶合作估計英特爾很難挖走訂單。當然,價格不是唯一的切入點,技術和產能支持都是提高競爭力的方式,就看臺積電能做到怎樣的程度了。
寫在最后
臺積電是靠客戶芯片訂單成功的,但目前來看,客戶訂單正在被英特爾挖走。英特爾也是全球芯片制造巨頭,若英特爾為了競爭不惜在價格上大幅讓步,很有可能形成更龐大的客戶群體,臺積電該做好應對競爭的準備了。
對此,你有什么看法呢?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。
標簽:
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