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1月5日訊11月5日,中國地質大學(武漢)校史館開館。這座名為“四方印”的建筑里,一張張照片,一件件藏品,將地大人70年奮斗的光輝歲月徐徐展開。
校史館開館儀式。
開館儀式由校黨委書記黃曉玫主持。她介紹,校史館是集中展示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的重要場所,是大學歷史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陣地,是大學校園重要的文化標志。校史館由地大校友捐資建成,名為“四方印”,寓示著地大歷史變遷,代表著地大人志在四方、留下了堅實的腳印。
嘉賓參觀校史館。
據悉,中國地質大學(武漢)校史館從2018年開始籌建,旨在傳承地大精神、激發奮斗熱情、珍藏青春記憶、匯聚地大合力,于70周年校慶前夕落成開館。地大校史館由1956屆校友、我國探月工程第一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題寫館名,由1982屆校友李忠榮和1994屆校友熊友輝等捐資建設。
校史館內景。
館內以時間線為軸,設有編年體展廳、黨建專題展廳、大師專題展廳、登山專題展廳和學院風采展廳等多個展廳,展現地大發展的光輝歷程。在展品中,不少珍貴紀念物品由師生捐贈,包括多年前的學生游泳證、師生野外實習用放大鏡、陳剛教授登頂珠峰時展示的黨旗等,蘊含著記憶的溫度。
校史館內景。
校長王焰新表示,校史館內每一份泛黃的老文檔、每一張珍貴的老照片、每一款陳年的老物件以及每一個接續奮斗的老故事,都記錄著地大人愛國奉獻的足跡,展現了地大人的夢想與追求、情懷與擔當、汗水與成就,生動地詮釋著地大人的品格和境界。
殷鴻福院士觀展。
儀式現場,殷鴻福院士細細觀展。他表示,自己是建校第一批學生,1952年自己報考了剛剛籌建的北京地質學院,選擇了地質礦產與勘探系,當時他的成績已超過清華大學錄取線?!敖裉飓@得‘在校70年’榮譽章,看到新落成的校史館,我為地大不斷成長感到高興,校史館留下了地大人走過的足跡,非常寶貴,也給新一代地大人留下紀念,長江后浪推前浪,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強!”殷鴻福院士說。
開館儀式現場,學校還發布70周年校慶???。??浴懊利愔袊?宜居地球”為主題,面向全球地球科學領域的國內外專家學者,征集地球科學領域70個科學問題,并出版成冊。??邪l布的“70問”,共收納了包括16位兩院院士、18位杰青在內的多位科學家來稿,涉及深地深時深海深空、宜居地球、戰略性礦產、地質災害、地學大數據、雙碳等地球科學前沿領域問題。(長江日報記者陳曉彤 通訊員魏海勇 王俊芳 孫彥欽)
【編輯:鄧臘秀】
更多精彩內容,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“大武漢”客戶端。
標簽:
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刪除!